夏國強簡介:
夏國強 ,男,漢族,1965年2月生,中共黨員,1981年10月參加工作,現任獲嘉縣供銷社紀檢書記。
2000年以來,他十多年如一日,精心照顧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,收養二哥二嫂雙亡留下的兩個孤兒,不離不棄照顧下崗失業患重病的妻子,撫養年老多病癡呆的父親,慷慨解囊救助患白血病的大侄兒,幫扶100多名縣社系統困難職工。曾榮獲新鄉市敬老愛老、養老助老典范人物,入選中國好人榜,首屆新鄉市道德模范。
夏國強事跡:
孝心無價 大愛無疆
-----記首屆新鄉市道德模范夏國強先進事跡
在牧野大地上,有這樣一個平凡又普通的共產黨員,他堅定著孝老愛親的夢想,快樂著親人的快樂,悲傷著親人的悲傷。他堅持十多年如一日,精心照顧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,收養二哥二嫂雙亡留下的兩個孤兒,不離不棄照顧下崗失業患重病的妻子,撫養多病又年老癡呆的父親,慷慨解囊救助患白血病的親人,無怨無悔幫扶100多名縣社系統的困難職工。他用無私的愛和奉獻,譜寫了一曲“孝心無價,大愛無疆”的贊歌。他就是新鄉市首屆道德模范,現任獲嘉縣供銷社紀檢書記夏國強。
家中不幸,災難接踵而至
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?!碑敃r光的年輪剛跨進新世紀的門檻,夏國強一家卻禍不單行,災難接踵而至。首先是他的二嫂李翠霞,從1989年起,就被檢查出患嚴重肺結核和乙肝疾病,病情長達10年,整天是低燒、咳嗽,打針、吃藥,在多家醫院治療無效,花干了家中所有的積蓄,二嫂瘦得皮包骨頭,最終于1998年1月5日不幸病逝,年僅39歲;屋漏偏遇連陰雨,二嫂病亡還不到三年,二哥夏國富,又在2000年12月2日晚上加班后下班回家途中,突然遭遇車禍,雖經全力搶救,終因傷勢太重,醫治無效,也于2000年12月13日撒手人寰,享年只有41歲。當時,二哥二嫂留下了一雙孤兒,侄兒17歲,正上高中,侄女才11歲,還在上小學。夏國強的妻子,原來在獲嘉縣液化氣公司工作,2000年12月底,由于單位宣布了破產改制,妻子被迫下崗失業,丟掉了飯碗。面對巨大的壓力,她突然發起了高燒,在中醫院看過了、在縣醫院看過了、在職工醫院也看過了,就是查不出病因。連續的高燒,有時競高達40.1度,直燒得她臉色蒼白,嘴上都起滿了燎泡,生命岌岌可危!夏國強趕快把妻子轉院到市醫學院三附院進行檢查,經過血培養化驗,最后才確診:原來妻子得上了一種死亡率極高的心肌內膜炎,隨時都有生命危險。為保住妻子年輕的生命,夏國強特邀名醫相救,陪妻子住院3個多月,花費8000多元,終于使妻子轉危為安。然而,樹欲靜而風不止,不幸和災難并沒有輕易離開,由于二哥二嫂雙亡、妻子病重,兩個孤兒上學需要照看,本來身體就不好的母親,整天以淚洗面,白發人送黑發人,她又過度悲傷,哭瞎了左眼,突發腦梗塞,昏倒在地,不省人事,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,母親又住院2個多月,性命算是保住了,卻留下了偏癱后遺癥,生活無法自理。面對多重災難,夏國強沒有退縮,他毅然決定:把癱瘓的母親和多病的父親接過來,把兩個孤兒接過來,原本三口小家,就變成了7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!要知道,在這個特殊的家庭中,當時他每月工資才400多元,經常撐不到月底,工資就花了個精光。原來的小家庭,每周還能吃上一次肉,平時吃飯炒上幾個菜,但后來,家中一下子增加了4口人,日子就過得格外艱難,經常幾個月都不敢買肉,咸菜、蘿卜和白菜成了家中的主打菜。一個朋友對夏國強說:“你一個人工資不高,妻子下崗又有病,三口人生活在一起就夠艱難了,再收養2個孤兒,還要照顧偏癱的母親和年老多病的父親,你剛蓋好的新房還有4萬多元的窟窿沒有還,這日子該怎么過?”夏國強卻堅定地說:“面包會有的,一切都會有的,日子再難,但我做人的底線不能丟!”。
愛心奉獻,撐起一片藍天
殘酷的現實,打破了原來的一切。妻子的病,剛剛痊愈,還沒有完全恢復,干不了重體力活。照顧偏癱母親的重擔,就壓在了夏國強的身上。他不得不整日起早貪黑,學會了洗衣做飯,喂母親吃喝,端屎端尿。母親偏癱 7年多時間,他經常為母親按摩、洗澡,每隔幾個小時就要為母親翻一次身體。在母親癱瘓的2500多個日子里,他和妻子經常為母親拆洗床單和被褥,沒有讓老人生過一次褥瘡。為了讓久臥病床的母親走出失去親人的陰影,夏國強一有空就陪母親嘮嗑,解除她的思想負擔。為了讓母親高興,看一看外邊的世界,遠的地方去不了,2003年春,他就帶著全家人,陪母親一起到武王廟散心游玩,母親的思想負擔放下了,臉上終于露出了開心的微笑。母親久病在床,又患有心臟病、糖尿病等多種疾病,通常 4到5天才有一次大便,并且經常干結,解下的屎,就像小石頭蛋一樣硬。有時候,母親干結的實在厲害,沒有力氣解下大便,夏國強就小心翼翼,一點一點地用手去摳,直到母親安全地排泄下了大便,他才感到心安。對母親孝敬,對父親他一樣愛戴。除每月為父親理發、洗頭,經常洗腳外,夏國強還幫父親開了一小片荒地,種點蔬菜,以節省開支。種地沒有錢買化肥,就上點茅糞。一次,夏國強下班回家,看見當時都已經73歲,兩鬢斑白的老父親,正艱難地往地中擔茅糞,他心中十分愧疚,就馬上跑過去,一把奪過了父親的扁擔,不顧自己身體瘦弱,就一連氣硬撐著挑了20多擔茅糞,直累得他痔瘡發作下血,整整疼了兩個禮拜。他的妻子在她娘家排行是老大,岳父、岳母也都年逾古稀,身體欠佳。逢年過節或老人生日,夏國強總是提前買好禮品,帶頭為老人祝壽,逗老人開心,全家人高高興興,其樂融融。2009年的春天,夏國強的岳父、岳母一個患青光眼、一個患眼底出血,都是因為眼睛的問題,住進了同一家醫院。內弟長年出差在外,遠在寧夏,回不到家中,夏國強就馬上借了3000多元,及時把兩個老人都送到醫院,并且交上了住院費,和妻子一齊輪流照看。人們都說:一個女婿半個兒,他對岳父、岳母說:“現在都是新社會了,女婿和兒子都一個樣,我就是您老人家的一雙眼睛,一對拐杖,有啥需要,只管使喚!”感動得老人熱淚盈眶。
贍養老人是義務,關愛孩子是責任。二哥二嫂雙亡留下的兩個孤兒需要上學,再苦再難,夏國強都要拿出學費和生活費,幫助他們完成學業。侄兒高中畢業后,經熟人介紹,到了縣郵政局辦公室工作,期初他寫不好簡報材料,夏國強就教他如何撰寫簡報材料,后來又陸續幫助他結婚、生子。小孫子有病住院要花錢,他就主動拿出500元錢幫助小孫子看病,盡量做到能幫多少是多少;侄女的學習成績優異,考上了縣重點一中,夏國強拿出省吃簡用的錢,一下子就獎勵侄女500元;但自己親生的女兒,復習一年也考上了縣重點一中,他卻沒有獎勵女兒一分錢。女兒因此有意見,他就教育女兒說:“你要有愛心,要向姐姐學習,不要為了生活小事去斤斤計較!”。女兒覺得很委屈。她雖然是獨生女,但她卻沒有像別的獨生子女家庭那樣,得到父母全部的愛。但懂事的女兒,最后還是理解了父親。
妻子下崗,沒有錢花,有時向夏國強要點零花錢,但他總是很摳,就像葛朗臺。他和妻子結婚都26年了,至今還沒有一次陪妻子到過外地參觀旅游,沒有照過一張超過5寸大的合影彩照,沒有為妻子買過一件較貴重的禮物。不是他不愛妻子,不是他不講情義,而是家中的變故太大,承擔的責任太重,日子過得太難!特別是2009年,他的侄女和女兒都同時考上了大學,他是又喜又憂。喜的是,孩子們都聽話爭氣,考上了大學;憂的是,兩個孩子同時上大學需要交巨額學費和生活費。母親偏癱7年多來,看病花錢、去世辦喪事又花錢,舊債未了,新債又添,害的妻子,這幾年不得不去給人家打小工,掃大街,賣涼皮,當保姆,拼命地掙錢,以補貼家用。好不容易熬過了女兒和侄女雙雙大學畢業,她們在學校里都是班干部,都光榮入黨,畢業后都很快就了業,家庭經濟狀況有了明顯好轉。然而,誰也萬萬沒有想到,2013年8月,已下崗失業多年,年過半百的大哥家唯一的兒子夏瑜坤,又突患重病,被確診為髓系M2型高危白血病,在省腫瘤醫院進行搶救并化療。救命要緊,夏國強又趕快東湊西借,先后拿出2萬元,送給大侄子看病。要知道夏國強一年的工資不吃不喝也就2萬多元的收入,但他絲毫都沒有猶豫,只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,奉獻一片愛心。
勇于擔當,播灑人間大愛
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也是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。夏國強不但對家人,常懷敬老之情,常揚敬老之德,對社會他也同樣富有愛心,見危濟困,勇于擔當。2008年四川大地震,他帶頭積極捐款并交納特殊黨費;2010年4月,他擔任縣社工會主席以來,更是牢記責任,當好困難職工群眾的“貼心人”。他經常面對面、心連心、實打實為全系統100多名困難職工辦實事、辦好事。特別是對老同志,尊敬與關懷備至??h農資公司退休干部王光旭不幸患肝癌做手術,他代表縣社工會前去看望,并拿出500元救濟金;縣農資公司女退休職工苑福英患白血病住院,他除了向市總工會積極爭取大病救助金4000元外,還連續2年,每年都幫扶她發放1000元救濟金;城關棉油廠退休女工徐秀芳患腎移植大病,他又拿出2000元大病救濟金給予救助;中和軋花廠下崗失業職工劉習祥女兒考上大學交不起學費,他又跑到縣工會爭取全縣金秋助學基金,幫助他解決了女兒上大學的資金難題;縣社系統下崗失業職工多,他每年都千方百計籌集資金,為系統困難職工健康體檢,冬季開展送溫暖活動,在春節前,為全系統上百名離退休老干部及困難職工,送去米、面、油、水果、飲料、掛歷、棉衣等慰問品和救濟金,真心為他們排憂解難,使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??h社工會先后被新鄉市總工會授予“六好基層工會”、“職工代表大會示范單位”、“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”,夏國強也榮獲新鄉市十佳職工代表和新鄉市“五一勞動獎章”等光榮稱號。
追求卓越,無悔燦爛人生
在家中,夏國強是家庭的頂梁柱;在單位,夏國強又是愛崗敬業的標兵。無論家中的事情再多,他從不因為私事影響工作,總是干一行,愛一行,專一行。他把家中所有的苦難,化作學習、工作、上進的動力。工作之余,他堅持自學30年不間斷,先后拿到了河南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、黃河科技大學工業經濟管理專業、河南財經學院會計專業、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四個大學畢業文憑;他窮且益堅,不墜青云之志,勤奮寫作,先后在《人民網》、《新華網》、《中華合作時報》等全國、省、市、縣級以上報刊網絡媒體上發表作品600多篇。2002年,他參加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舉辦的國際合作社知識大賽獲得了三等獎。2008年,他參加省社系統迎接改革開放30周年論文征集,獲得了三等獎。他先后兩次被縣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,被團市委授予青年崗位標兵和新長征突擊手稱號,被省社授予全省供銷社系統信息工作先進個人和優秀信息員;在尊老敬老方面,他2003年被市委宣傳部、市文明辦、市婦聯、新鄉日報社聯合授予新鄉市敬老好兒女。2009年,被市委宣傳部、市文明辦等7部門聯合授予新鄉市敬老愛老、養老助老典范人物,同年,入選中國好人榜,被中央文明辦授予全國孝老愛親好人。2010年被授予獲嘉縣首屆道德模范,2012年被授予新鄉市道德模范。一摞摞的榮譽證書和獎狀,見證了夏國強的工作業績,譜寫了他亮麗多彩的人生。
孝心無價,大愛無疆;贈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夏國強說:他要帶著一顆孝心,繼續上路出發,行德天下,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,建設文明新鄉,薪火相傳,貢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