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吹麥浪,微風帶來收獲的味道。
5月26日,在原陽縣太平鎮水牛趙村的田野里,金黃色小麥成方連片,長勢喜人,顆粒飽滿,豐收在望。
“今年又是個豐收年。小麥歸倉后,我們水牛趙村會更加忙碌。夏糧豐收,只是水牛趙村全年豐收的序幕,我們的主場是在后半年?!?水牛趙村黨支部書記趙俊海樂呵呵地說。
近年來,水牛趙村圍繞建設“水牛稻生態農業觀光基地”,按照“第一產業做精原陽大米,第二產業發展稻田養蟹、稻田養鰍等立體生態混養,第三產業大力承接都市人的農業觀光游”的思路,努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,逐步形成一、二、三產業有機融合和相互拉動的發展格局。正是有這樣明確的方向,趙俊海才這樣有底氣。
水牛趙村民風淳樸,過去一直以傳統方式種植水稻。2019年,開始農村五項制度改革試點工作,水牛趙村共清理出集體土地111畝,收回宅基地7處,增加集體收入11萬元。水牛趙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原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合作,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探索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化。
從那時起,水牛趙村不但大規模種植優質無公害小麥、水稻,還開展了“稻田養蟹”“都市人的一畝三分地”、農耕體驗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現代服務業,并把核心產業放在了流轉的土地上,由合作社專業團隊以公司運作模式運營,讓“水牛趙”“水牛稻”成為遠近聞名的都市生態農業休閑觀光示范區和知名品牌。
“魁哥的三分地,李玉魁”“都市人的自留地,王寧”,在一片農田里,一個個牌子非常醒目。趙俊海介紹,這就是合作社推出的“都市人的一畝三分地”,客戶認領三分(約200平方米)耕地,在家里可以看到自己土地上的農作物長勢和管理情況,閑暇時間還可以帶著家人、朋友到自己的地里看看,管理一下自己的田地,體驗插秧、管理、收割等農活;讓孩子走進自然、親近自然、熱愛自然;也能滿足城里人對鄉村生活的向往,共同享受農耕體驗的樂趣。截至目前,訂購三分耕地的客戶已經突破了1000家,每家每年可以吃到自家地里生產的無公害食品。
原陽大米被譽為中國第一米。水牛趙村位于原陽大米的核心產區。為了保證水稻綠色生態,在種植與管理中,采取統一供種、統一種植、統一管理等“十統一”。在生產中,探索出了高效、立體、生態種養新模式——“稻田養蟹”,稻田里的螃蟹游動促進了水稻的根系發達,排泄物又為稻田提供了養分,而螃蟹以稻田水中浮游生物、雜草、害蟲為飼料,兩者相輔相成,既提高了稻田產量,節約了成本,又提高了經濟效益。
“今年7月中旬,我們將投資300多萬元,打造稻田燈光秀,主要是為了拉動我們的鄉村旅游?!壁w俊海說。過去,他們積極將村中原有自然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,利用彩色稻谷在稻田里制作了大型稻田畫,在稻田里用腳手架搭起了觀光架,游客站在上面可以觀賞令人震撼的巨幅“麥田畫卷”,既宣傳了水稻文化,又豐富了觀光娛樂內容。去年“十一”黃金周,水牛趙村舉辦了首屆稻田藝術嘉年華,邀請了眾多的鄉村藝人在稻田廣場里演繹鄉村民謠,吸引了眾多游客。同期舉辦的稻田美食節,把稻田蟹、小龍蝦與原陽大米作為重點推薦,原陽當地的特色美食和特色農產品也受到了游客的追捧。在今年的 “五一”假期中,水牛趙村舉辦了“親子旅游文化節”活動,共接待游客5萬余人,贏利20多萬元。
“我們家的土地都流轉了。我又到別村租了80畝地,30畝種蓮菜,50畝種水稻和小麥。只要好好干,每年凈收入能有20多萬元?!贝迕褛w世房說。像趙世房這樣的在水牛趙村還真不少。近幾年來,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40%。如今,水牛趙村85%的村民蓋了小洋樓,90%的人家買了小轎車。
5月17日,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在水牛趙村舉行揭牌儀式,水牛趙村成為“國字號”的鄉村振興示范村,也是該中心在全國的首個鄉村振興示范村。掛牌儀式上,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黨委書記楊禮勝說:“水牛趙村具備過硬的基本條件,干部群眾也有著強烈的發展愿望,正是我們需要的鄉村振興示范村?!鞭r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準備總結水牛趙村的發展經驗,把其中“可復制”的部分,向全國其他農村進行積極推廣。(陳榮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