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津縣榆林鄉西婁莊村村民婁戰勝怎么也沒有想到,兩年時間,自己在沒有本金、沒有技術的情況下,在家門口就能賺到10萬元。這歸功于一個名為“黨建+金融”的活動。
兩年前的盛夏,延津縣委組織部與延津農商銀行聯合啟動“黨建+金融”活動,榆林鄉成為兩個試點鄉鎮之一,并率先與延津農商銀行對接簽約,農民貸款不用抵押、不用擔保,只要有信用,3天內就能拿到貸款。消息一出,在群眾中間引發不小的轟動,大家紛紛疑惑地說:“還有這樣的好事?”
以前,農民貸款特別是貧困戶貸款,不僅門檻高、程序多,且手續繁雜?!包h建+金融”活動啟動后,村干部和銀行工作人員主動走進群眾家中,挨家挨戶、耐心細致地講解貸款惠民政策,把金融“活水”精準輸送到群眾的“田間地頭”。
今年50歲的婁戰勝長年在外地干活兒,奔波勞苦、工作忙碌令他愈發思念家鄉。當他得知家鄉正在開展“黨建+金融”活動后,隨即產生了扎根家鄉的念頭。此前,西婁莊村村民已有養殖蛋鴨的經驗,隨即,婁戰勝貸款5萬元,加上自己的積蓄,陸續購買了2500只鴨子。不懂養殖,鄉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給予技術指導;有資金方面的問題,銀行工作人員隨叫隨到。兩年下來,婁戰勝一算賬,養鴨竟賺了10萬元?!斑@下好了,賺錢顧家兩不誤,再也不用天天往外面跑了!”婁戰勝高興地說。
資金有保障,致富有希望。緣于“黨建+金融”活動,西婁莊村的養殖戶從起初的一兩戶快速發展到20余戶,其中,規模養殖戶4個,豬羊牛存欄1000多頭,養鴨13500多只?!霸诖妩h支部的引導下,養殖企業和貧困戶自由結合,還吸納了8戶13人就業,貧困戶得以穩定增收?!狈掂l任職的西婁莊村黨支部書記婁本有說。
借力“黨建+金融”活動,原本一窮二白的村集體經濟實現新突破。西婁莊村先后組建了眾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、蕓瑞養殖專業合作社,流轉土地500余畝,打造了省道226國儲林林下經濟帶、高標準農田產業區、高效林果種植園、畜禽養殖集聚區。
“經全體股東商議同意,公司年利潤的10%無償捐贈給村集體,用于安置貧困戶就業、村基礎設施建設等?!眾浔居姓f,目前,村里已安置貧困戶就業18人,流轉貧困戶土地20余畝,對個別無能力經營的貧困戶,村“兩委”和公司主動接管,管理工作歸集體,收益給個人。為便于公司種植的農作物儲存和二次加工,村里新建的儲量達100噸的冷庫即將投入使用。
大紅的“信用戶”牌匾掛在村民家門前,群眾用錢不作難。延津縣農商銀行為激勵群眾誠信守規而制定的信用戶評選辦法,在村民中掀起一場“爭做信用戶、做事講誠信”的新風尚。同時,依托“黨建+金融”活動,組織開展送科技、送文化、送電影下鄉等活動,潛移默化中,鄉風文明得到提高,干群關系更加密切。
在榆林鄉,一條惠及更多群眾的希望之路已然鋪就:榆林鄉黨委與延津農商銀行黨委對接簽約后,27個村黨支部與銀行組建二級聯盟,各村又成立64個黨員金融小組,一套完善鄉鎮、村及村內小組的三級體系相繼建立。
黨建“引路”,金融先行。榆林鄉所轄村“兩委”負責人、駐村第一書記和10余個政府和銀行職能部門編入“黨建+金融”聯盟體系,成立“黨建+金融”聯盟服務隊。在西婁莊村和王廠村兩個“頭雁村”的基礎上,篩選出8個產業基礎好的村莊,列為第二批示范村。通過發展“黨建+金融”黨員,開展“黨建+金融”活動,選育一批先進典型,重點支持一批項目等方式,推進“黨建+金融”活動開展。截至目前,延津縣農商銀行已向榆林鄉投放支農貸款1.23億元,信用評定覆蓋全鄉27個行政村。
西婁莊村的辣椒、草莓種植和蛋鴨養殖,官亭村的肉牛養殖,袁河村陽光玫瑰品牌葡萄,夾堤村的鵪鶉養殖和黑小麥種植……如今的榆林鄉,1/3以上的村形成特色產業。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,更多的“西婁莊村”在金融“活水”注入下,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。(宗斌)